我们都知道,在办公室要少说话、多做事,也都明白“祸从口出”的道理,特别是涉及到“秘密”。说别人的秘密是“八卦”;说自己的秘密,就相当于脱了衣服给人家看,结果可能“悔不当初”。 可是,办公室里真的很枯燥,总要结交些“朋友”。每个人都需要有人理解,都会有“小情绪”渴望排解。特别是内心脆弱和冲动的时候,又恰逢“知己”,此刻不说又等待何时?但事后,流言蜚语满天飞,委屈的心无处安放。 嘴不严,会惹祸;嘴太严,不合群。羡慕人家有城府的人,既能保持安全距离,又保持一点点神秘,就是所谓的“自带磁场”,让周围的人忍不住靠近。 成为这样的人,有5个笨方法。 -01- 话到嘴边,讲三分,留七分![]()
工作交流,30%是你能透露的极限,除非是必要的工作汇报。量化标准,有助于警示自己适时闭嘴,永远不让对方知道你的底牌。 职场里聪明的人,最擅长“装傻”,从不炫耀自己的信息渠道,也不会去纠正别人的错误信息。但是这种“演技”不是谁都能学会的,所以,给自己设定30%的限制,也可以把“局”做到恰到好处。 当你突然闭嘴时,对方的好奇心会更强烈,他会拿出更多的信息与你交换,告诉你更多他的秘密“套近乎”,这种“深藏不露”会让你在职场更“高级”。 -02- 把秘密锁在“三个房间”里无论是自己的秘密,还是别人的秘密,为它们准备三个房间。 第一个房间存放最好的秘密,第二个房间存放最坏的秘密,第三个房间存放剩下的秘密。 当你需要与他人拉近关系时,或需要同对方交换信息时,可以打开第三个房间,挑选一些合时宜的秘密出来用。 但无论何时、与何人,都不要打开前两个房间。那里是你的私密空间,于自己万分重要,于他人只是玩赏,甚至会成为对方攻击你的武器。 ![]()
-03- 不要和“后辈”成为朋友办公室里没有真正的朋友,最“亲密”的关系也不过是由于利益相关,暂时走到一起而已。所以,办公室里“交朋友”,别真拿“知己”的标准去衡量,能否理解你、陪伴你这些不重要。 要在“前辈”和“同辈”里结交,因为职场里是有职级的,你所在的圈子,代表着你的水平。 如果遇到十分投机的“后辈”怎么办?以“前辈”的角色去结交,对内满足“亲密”关系的需要,对外传达乐善好施的态度,这是一种共赢的沟通方式。 ![]()
-04- 用“高级的废话”,提高境界“我讨厌这样,但又不得不这样!” “我不是不想成功,只是不想锋芒太露罢了” “不要问公司能为你做什么,要问问你为公司能做什么。” 很多人都喜欢听这种“高级的废话”,简单、励志、模棱两可,实际上没什么“营养”。 可是,越是似是而非,越显得高深莫测。不明不白的东西,让你显得比别人境界更高。 -05- 一个“奇怪”的习惯职场里无可避免的事情之一,就是被“贴标签”,与其被别人贴,倒不如自己贴一个喜欢的。 为自己制造和展示充满个性的习惯,给人留下独特的印象,不失为一个省事、又接地气的方法。
![]()
![]()
一个人的阅历和性格的体现,是一种处世境界。 当受到外界刺激时,不要急于解释和辩驳,像展示商品一样把自己袒露给别人看,这正是“别有用心”的人最想看到的。 一旦“有心人”摸清你的底牌,充当“炮灰”又舍你其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