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改变自己,奋斗改变人生!

小改变

当前位置: 主页 > 职场法则 >

信任、施恩、控制,是领导集权的三大步骤,搞错步骤权力不稳

时间:2024-06-18 21:30来源:未知 作者:网络 点击:

【参考书籍】《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公元前469年)

【译文】大尹和别人策划说:我没有参加盟誓,恐怕会驱逐我吧!再跟他们盟誓吧!让太祝制作盟书,六卿正在唐盂准备和他盟誓,太祝襄把盟书的内容告诉皇非我。

皇非我依靠乐花、门尹得左师谋划说:百姓亲附我们,把他赶走吧!于是都回去把武装发给部下,让他们在国都内巡行,宣布说:大尹蛊惑他的国君欺压虐待公室。

亲附我们的人就是救援国君的人,大家说:亲附你们!大尹也巡行宣布说:戴氏、皇氏准备对公室不利,亲附我的不要担心不发财。大家说:你和国君没有什么两样!

戴氏、皇氏想要攻打启,乐得说不行,他因为欺凌国君有罪,我们要是出兵攻打罪就更大了,让国内的人们把罪过加在大尹身上,大尹奉事启逃亡到楚国,于是就立得为国君,司城做了上卿,盟誓说:三族共同掌握国政,不要互相残害。

信任、施恩、控制,是领导集权的三大步骤,搞错步骤权力不稳

 

【解析】

1、用人顺序

新领导之所以不用旧领导的人,第一是不可信任,第二是不懂感恩,第三是不好控制,新领导为巩固自己的权力,所以只能提拔新人上位,这样他们才会懂得感恩,下属感恩就会对领导死心塌地,这样才能便于控制。

信任、施恩、控制,是领导用人的三大顺序,领导提拔下属时都会暗中观察下属的品德,只有确定人品过关才会进行施恩,下属人品过过关又获得领导的恩惠,自然对领导唯命是从。

2、盟誓约束

大尹是宋景公的宠臣,宋景公在位时大尹专擅国政,所以得罪了六卿,现在宋景公驾崩后,大尹的靠山也就倒台了,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所以对宋景公驾崩的消息秘而不宣。

秘而不宣就是榨取宋景公最后的权力残余,然后利用残余的权力号召六卿们盟誓,企图通过盟誓保护自己的利益,六卿盟誓了,但大尹却没有与六卿盟誓,为了自保所以打算重新与六卿盟誓。

3、重新站队

然后就命令太祝(古代官名,主管祭祀)制作盟书,但没想到太祝襄泄密了盟书的内部,太祝襄泄密的对象是皇非我,为何太祝襄要泄密呢?其实这是太祝襄向皇非我上交投名状。

因为太祝襄也知道随着宋景公的倒台,大尹必定会成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对象,如果现在不与大尹划清界线,那么到时候必定会波及自己,太祝襄为了自保,所以向皇非我示好,打算重新站队。

4、表达诚意

上文说到太祝襄泄密了盟书的内容,职场智谋分析绝对不止泄密盟书的内部,有很大可能性把所知道的事情都告诉皇非我,否则如果仅仅靠盟书的内容,并不足以说明诚意。

诚意不足皇非我也不会接纳太祝襄,就像跳槽一样,手里没点技术或者资源,就算跳槽新东家也不一定聘用,就算聘用也是从基层开始,但如果手里有技术或者资源,那待遇就不同了。

5、中止盟誓

皇非我知道来龙去脉后,马上中止盟誓,然后向士兵发放兵器,准备把大尹赶走,这里有个疑点,大尹准备图谋政变,为何皇非我只赶走大尹而不是杀了他?原因有二。

1、师出无名:大尹在宋景公驾崩后立启为国君,至于真假这个无从得知,但大尹是宋景公身边的宠臣,一直近距离接触宋景公,说话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大尹立启为国君比较符合逻辑。

六卿如果说大尹蛊惑国君图谋政变,那么就得拿出证据,如果证据不能充分证明,那么六卿就是在造谣,是违抗君令,所以说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不敢杀大尹,否则会留个把柄。

2、实力不足:此时启(宋景公的养子)已经继承国君职位,说话同样具有一定权威性,而且启的利益与大尹的利益共存亡,两人绝对会抱团,六卿如果唱反调,那么就是违抗君命。

六卿虽然在共同执政,但因为没有控制正规军队,无法控制正规军队就无法对大尹产生伤害,所以不敢硬抗大尹,所以只能想办法赶走他,这是皇非我前期的想法。

6、扶持新君

最后六卿通过不断的政治宣传,获得大部分大夫的支持,所以就废除启,然后扶持得(宋景公的养子)为新的国君,之所以要废除启,是因为启是大尹扶持上位的,感恩的是大尹。

六卿们要想巩固自己的权力,那么就只能废除启,然后扶持得上位,这样得才会感恩六卿。职场也是一样,任何新领导上位都不会重用旧领导提拔的人。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签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