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领导下属各自的职责不同 1、管理原理:授权扛责
上下一体,各尽所能 人类社会随着发展产生了的事务链及社会规范,很少有人可以跳脱这些事务链和社会规范,都会受其限制来保持社会的良善稳定发展,也因为事务链,自然而然产生了上下阶层的区别。但人性则不受事务链的限制,皆是平等而无分大小,这正是人们认识中的盲点,领导与下属也只是在团体中有职责和地位的分别而已,对于人性来说则是平等无差的,人与人之间需要有平等对待的观念。在不同的事务链中,领导要能砥砺其心,莫要盛气凌人,下属更要低心下气,如同一块海绵大量吸收领导和其他同事的优点,自我成长而非一成不变。 人世间会当领导的人,大部分都有很强的专长,对下属可以有很多学习成长的内容,领导因职责而眼界视野较高、思考更为全面,下属因职责较为单一,无法有更高层面的讯息,只有思考与自身职责及岗位相关的事宜。领导与下属的关系,也不是永久不变,往往时过境迁,领导会有下台退休一日,下属则会提升到领导的阶段,随时空过往皆会有所改变。故在其位,必须谨慎小心,不要因无心之过而触犯他人,领导莫要盛气凌人,让众人皆看不惯,下属更要低心下气,从领导及其他同事身上,学习待人接物与工作所需职业技能。 世间并非一成不变,任何团体也不可能数十年如一日没有变化,上下位者要彼此慎选,对于德性品格不足的人,当其上位长官或下属,又如何能上下融洽?只是形成内部人我矛盾、争斗不断,导致团体无法向外拓展。人们入于职场生涯首要是为求其温饱,遇良好的环境自然会得心应手,遇不好的环境,更要守本分来尽心尽力,如果无法能适应此环境,转换跑道、调整心态又有何不可?要找到适合自身的位置,才能有更大的舞台空间来发挥! 领导要慎选优异下属,对于有德有能的下属,能将领导推向更高层次;下属更要慎选有才有德的领导,要从领导身上学习诸多的职能专长。如此心态作为,领导与下属就会彼此受益良多,自身和团体皆会有所成长,将彼此推到至更宽广的舞台。正是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领导注重于全面思考、不担心具体落实,下属无后顾之忧、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领导要关心下属工作生活环境、将其安排到适合的岗位,让下属有一个发挥能力的环境,下属要有扶持领导的忠诚品德。在工作职场中能有上下和合,遇到任何困难都会一一化解的;最怕上下位的关系难以融洽,各有各的一本帐,彼此比较计较,导致内部人事斗争都忙不完,又何谈向外拓展?又如何能够实施授权扛责?只会有更大的问题滋生!
企业需要新的管理模式 新时代的年轻人多受过高等教育,知识水平比往昔有很大提高,其思想观念并非过往一个口令一个动作的管理模式能满足,都有询问原因、想法、步骤的观念,期望找到展示自我、施展能力的空间,当今团体或企业的管理当中,已无法延用往昔高压权威来处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沟通双方的观念,不论任何国家皆是如此现象,并非只有中国才有此变化。面对新一代年轻人,不论在家还是在工作职场,更注重个人的空间,根本无法以过往的管理观念来带领,必须要用平等关怀、善解沟通的方式来带领。领导遇到值得带领的下属,用授权方式来带领,比往昔权威方式更有良好的效果。 在两相对待的空间中,当下的心态决定了自己对外界的判断,自己的行为会改变周围的环境,周围的人也会用同样的行为回报于己身,这就是所谓的“心转境即转”,如用诚心待人,自然他人也会用诚心回报。如有不按规则出牌的人,自然也会被淘汰出相应的圈子。 “授权扛责”正是当今时代管理的灵魂,按下属特长给予相应的职责和授权,充分发挥下属的才能,由领导扛起应负的职责,教导下属应有的技能,让下属无后顾之忧。通过此方式,更能引发领导下属共鸣、推心置腹,而非处于口服心不服的境地。故此,领导要赢得下属的敬重,就必须扛起领导的职责,对于好的领导,下属自然会紧紧跟随之,反之亦然。 私企与政府部门虽有所不同,但身处领导岗位,必要知悉下属的能力及心态,关心下属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下属也就会更加了解其领导的一举一动,深入了解领导的喜好及沟通方式,“合主人意,便是好功夫”的思想和行为,早已经延用几千年了,用诚心彼此对待,就会有良好效益的产生,而非一直在两相对待中彼此算计,对已对人对团体对社会对国家又有何益? 2、用人原理:疑人勿用
在各种社会活动中,总有些事情无法亲力亲为,有委托他人代为处理的情况,对此过程,要有“疑人勿用”的原则,这是彼此互动的基础,心中若对他人举止有所怀疑,就不应该将职责交付给所怀疑之人,避免因处理事情过程中产生的差错,导致彼此失去信任、产生嫌隙,最终导致事情无法圆满完成。对心中有所怀疑之时,一定要真诚沟通,从根本上弄清楚搞明白,千万不要心存怀疑又放着不管,渐而转变成不良心态,也就相当容易导致不良后果,此种心态与行为应该未雨绸缪才对! 在日常生活当中,不论是居于上位或是为人下属,不论是为人父母或是为人子女,不论身居何位,在待人处事的过程,首先就应该遵循“疑人勿用”的原则,作为一个可否委托事务的准则,不论事情是否重要,不论过程是否复杂,都要如此思考,此原则必要坚持,不要轻易的受到外界影响而转变,也不要认为只是一件简单小事情而已,试试看又何妨!殊不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虽然只是一个小小念头,却会影响未来很多的结果,也会改变双方所有认知,经常会造成很大的误解,变成对彼此的失望! 在每天相互往来的过程中,如何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困扰产生,就必要有“疑人勿用、用人勿疑”,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一切的过程都将更加平顺,心中若没有怀疑时,就不会有流言蜚语来产生。可惜的是,在发生问题的时候,人都是很喜欢八卦一番,如此才会产生很多矛盾,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问题,陷入更大的困境!若是无法相互信任,就会增加困扰,还不如一开始就放弃了对方,避免产生如此不良的后果。 内心信念的坚定不移,正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只有如此才能够在行为当中,始终如一坚持自己的信念、形成习惯,对于未来人生过程中才会有相当大帮助。在处事过程中,对于他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都必要运用智慧来判断,千万不要轻易地受他人的影响,尤其在彼此意见不同时,要相互面对来沟通,不要在背后互相批评。 “内心坚定”不是在一切的过程中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这样经常会造成彼此间的误会,“为何他人都不愿意接纳自己的意见?”有这种想法,就是完全不会自我反省检讨的表现,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来修整改变自己的欠缺和不足,只是自哀自怨、日复一日继续沉沦而已,在不良社会关系中重复着不良的行为过程,对未来就会增加更多的问题。此种情形产生的原因一般人很难明白,始作俑者正是自己的固执,其实只要试着转换到对方角色,换个角度来看面对的问题,一切就是海阔天空了。 能做到内心坚定、也要能不固执己见,更在为人处世的过程坚持“疑人勿用、用人不疑”的标准,这就是用人的基本原理,不论身分地位、不论事情大小,只要能够坚持这些原则,必能将一切事情顺利来完成,也能减少各种流言蜚语的产生,将未发生的问题减少到最低程度。 当然,其中需要对事务全盘考虑、未雨绸缪,用智慧来判断,才不会产生很大的障碍,凡事都应该具备相应的智慧来进行判断,不要轻易的受他人影响,能够坚定自己的信念,才能面对未来的一切过程!在人生过程中,有很多考验在身旁出现,能够要用真诚心来面对才是正道,不断学习成长,通过修整自己的不足和欠缺,达到往上增长,必要多多用心才会有良好的收获,所有努力都需要坚志不懈,才可达至更大的增长,不要有“一曝十寒”的心态和作为,这种行为很难有收获的,一切都是看自己的用心程度了! 3、用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取代追责
在待人处事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在表达意见过程中,并没有谁对谁错,只是各自的立场角度不同。若是在交流过程中,双方无法互换角度让想法融合,彼此都以自我意识为主导的话,就经常出现意见相左的情形。通常所谓的相互沟通问题,这是人的思维中才会存在的情况,若能纵观人生过程的话,根本都没有所谓的“问题”,针对沟通不足与意见相左的情形,只需将“问题”症结点找出来,对其中“卡关”的状况加以消除,事务也就可以顺畅执行了。 换句话说,遇到沟通不畅时,如果能找出问题并将双方的症结转化为理解,就能让工作正常运行,而不是确定是谁的问题、争论由谁来负责任,只要能发现问题,找到双方认同的解决方式,就能化解问题,让事务平顺进行了。若双方僵持于各自的意见,无法各退一步时,就会无法转圜,又如何能够向前迈进?社会活动中的一切问题,多是由自我意识所形成的障碍,如何能够看清楚问题点所在,才有机会来思考该如何解决问题,就必要有相当的智慧来面对一切问题才行! 除了找出问题点之外,在处理事务的过程中,每个人很容易受本位主义——“我”的影响,习惯在出现问题时,首先追究是谁的责任,只要与自己无关就好,大部分人都是喜欢“找他人来背黑锅”,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观念。经常是一心只想逃避责任,躲在旁边沾沾自喜,经常会觉得自己怎么这么聪明,完全不知道悔改,一定要整体事件曝光清算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后悔莫及! 其实在问题出现时,应该用智慧来扭转解决问题才是正道,每个人的人生过程当中,都有身处困境、面对问题之时,千万不要只会比较、计较而已。如果只是想自己平安无事即可,那又如何来面对各种问题呢?又将如何来担负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呢?不但无法承担自己应付的职责和任务,就连本身的思想观念都难有改正的机会。 如果只是不断推卸自身的责任,即会导致事务无法顺利进行,此不良行为习惯,会导致问题点一再浮现,人生的过程中,只能是自己面对自己的职责和任务,自己来承受由此引出的结果,没有人可以替代,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认真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认真来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不论亲身面对任何问题,都要知道是通过这个机会来改变自己不足与欠缺的过程,如此才能有解决问题的决心。否则,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各种事务进程更加快速,又该如何面对接踵而来的各种问题呢?不要一直累计问题到最后无法解决,应该把握时光来修整自己的思想观念,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把握每一次机会完成每一项任务,扶持他人、广结善缘,通过自身的优良行为,实现与他人的共同成长。 人生过程就是一步一脚一个印,凡走过必会留下痕迹,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都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取,面对新知识、新现象不要盲从或轻发指责,抓住机会去了解认知了解,明白事务的原理和发展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