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又卷不赢,躺又躺不平。 如今职场上最难受的状态,大抵如此。 尤其是那些年过35,还在普通岗位上打拼的中年人。
所以,35岁+的普通岗,就没有出路了吗? 如果你也这么想,那么从一开始,就已经错了。 你想啊,一个公司里,管理岗就那么几个。 而工龄超过10年的员工,有多少? 根据“二八定律”的说法,能站到金字塔尖儿的人,只会是少数。 所以,人到中年没当上领导,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而你我需要做的,就是顺应这个规律,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职场发展轨道。 从而快乐地工作,幸福地生活。 千万别拧巴着,非得不按客观规律出牌,玩儿命地去“卷”或者“躺”。 那样只会让你事倍功半,越来越难。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是插坐学院创始人何川老师的《何川讲透升职加薪》,就非常受启发。 如果你也刚好为“卷不赢、躺不平”而焦虑的话,不妨跟我一起向何老师学几招吧! 01 给你介绍位“老朋友”老李(化名),是最近在网上跟我咨询的一位网友。 和大多数人一样,从大学毕业后,他就一直在一家公司打拼。 兢兢业业,十几年如一日。 眼看着年纪越来越往40岁靠,可到手的收入却没有年轻时的“增幅”了。 再加上家庭开销越来越大,一种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感觉,让老李的危机感,越来越强。 于是,他开始努力钻研管理学的知识,希望能尽快跃迁到管理岗位,打破眼前的困境。 然而,偏偏老天不作美。 连续两年的竞聘,他都以微弱的劣势,名落孙山。 更让老李堵心的是—— 竞聘后,领导找他谈了几次心,话里话外的意思是:
就这样,在领导的“大饼”之下,老李又任劳任怨地干了两年。 结果升职调令没看到,反而自己的身体健康频频出现状况。
![]()
从那以后,老李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结果呢? 自然是领导就更不待见他了。 渐渐地,老李就成了部门的“边缘人物”。
怎么样? 这个老李,你是否也似曾相识呢?
更可怕的是,这种状态一旦形成常态,他以后的职业生涯,可真就悬了。 就像感冒。
发现了问题,尽快找到方法解决,才是正路! 所以,老李的问题,该怎么破局呢?
![]()
02 三不做首先,不管多大年纪,只要没做管理,就不要花时间去学什么“管理学”。 放心,没有一个领导会因为下属懂管理,就给他升职加薪当管理的。 升职的前提条件,只可能是领导看到了你的价值。
公司里那么多当官的,谁也不缺你那点书本上的理论。 所以,沉下心来,把时间花在本专业上,尽快做出突破,让领导看到你的闪光点,才是正路。 ![]()
另外,混日子的做法,毁的只可能是你,对领导、公司不会有什么影响。 千万别以为公司离了谁就不转了。 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每个人都是一条产业链上的螺丝钉。 换下你,替上他,人力成本几乎为零。 所以,即使跟别人赌气,也要让自己始终保持积极的状态。 比如说,你完全可以把“为公司干活”转化成“为自己积累职业资本”。 从你的职业发展需要出发,有选择地聪明工作。 这样一来,你不仅越干越有心气,而且你也会在公司里,越来越引人注目,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与青睐。 ![]()
最后,请记住,即使升职无望,也不要给自己设立假想敌。 弱者才会一直找借口。 所谓的“关系户”,所谓的“留着职位”……即便是真的,对你的升职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领导想重用一个人,总会有很多办法实现的。 而这种捕风捉影的事情,除了让你徒增内耗,越来越走下坡路,没有任何积极的作用。 以上,就是我从老李的经历中,看到的3个“不要做”。
很可能,你会说:这也不做,那也不做,那中年人的出路,到底在哪儿呢? 别急,咱们接着聊~ 03 三条破局思路何川在书中介绍了一个“升职加薪七步法”,非常实用,也很详细。 当然,对于我们中年人来说,“7步”还是有点多。 我就稍微做了个归纳总结,咱们分成3个方面来仔细聊。 1、聚焦。 刚才我们说了:虽然你的目标是要升职加薪,但千万不要在管理知识的积累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说句你不爱听的话,到了这个年纪,如果没升上去,真的机会就很渺茫了。 同时,我们的家庭压力,也越来越大。 所以,你现在最应该做的,不是到处去学新东西。 而是好好地将自己擅长的事情,做好、做精! 因为,这些才是你的立足之本。 很多35岁以上的人被职场淘汰,不是因为做得少,或者做得差。 而是他们做了很多与自己专业无关的事情。 虽然每天也很忙,却像浮萍一样,缺少根基。 一旦公司人力结构有调整,首当其冲的,肯定是这些人。 比如说,你是个技术开发。 那就把开发能力做深做强。 千万别今天研究怎么搞PPT,明天去学学演讲、考个MBA之类的。 甚至,拒绝一些成熟项目,多参与一些有挑战的项目,都能让你快速积累出新技能、新方法,提升核心能力。 2、搞关系。 在职场,一说到“关系”,好像就不是什么正经事。 实际上,如果你的协作能力很强,能与团队同事和谐共处,相互协作,也不会有太多危机感。 既然我们在专业上不拔尖儿,也没有个一官半职,那么,不如就让自己成为部门内最好的支持者。 开掉一个“人人都说好”的人,对于任何一个老板来说,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 当然,如果你能在团队内游刃有余,那么与直属上级的关系,也一定不会太差。 你的能力也许不是最好的,但你是团队中,领导最信任的那个人。 他交待的每一件事情,你都用心去做,执行力强,懂得维护领导和公司的利益。 这样的人,不仅上级喜欢用,而且很可能随着领导的升迁,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但是,如果以上两点你都做不到。
该怎么办呢? 那就只有第三条路可以走了。 3、寻找新机会。 别误会,这里说的“新机会”并非只有跳槽。 尤其在今天,“一言不合就裸辞”,绝对不是我们的首选。
一般来说,公司里出现一个空缺职位,HR首先想到的途径,就是内推。 没错,你的新机会,很可能就在你眼前。 但是,先别急着去打听隔壁部门“缺不缺人”。 而是要先给你自己来个彻底的工作梳理。 ![]()
只有清楚了自己值几斤几两,你才能找到与自己更般配的机会。 不仅如此,通过对以往业绩能力的总结,你还能分析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准确定位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所谓谋定而后动,衡量好了自己的价值后,你就可以开始寻找机会了。 书中将这件事分成了内部晋升、内部加薪、外部晋升、外部加薪四个维度。 比如说,内部加薪,重点就是要获得领导对你的认可。 所以,你要让他们看到你之前超额完成的工作,以及潜在的价值,从而获得领导认可,顺利加薪。 外部晋升呢,关键就是要让目标公司对你产生兴趣与信任。 针对对方的需求,你要能拿出打动对方的亮眼业绩。 最好还能找几个同行来给自己做背书。 在这一切都做到的基础上,再逐渐透露出跳槽的意愿,成功的概率就会大了很多。 04 写在最后中年,的确是个容易迷茫,产生焦虑的年纪。 而且和年轻人单纯的“不知道该做什么”不同,中年人的迷茫往往夹杂着纠结。
但是,卡夫卡曾说过:我们称之为路的,其实不过都是彷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