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改变自己,奋斗改变人生!

小改变

当前位置: 主页 > 职场法则 >

职场管理者:愿你有“菩萨心肠”,更有“雷霆手段”

时间:2024-06-18 21:30来源:未知 作者:网络 点击:

大部分单位可能会存在一种现象:管理者在管理上拉不下情面,员工犯错了、业绩下滑了,领导不好意思横加指责,随时间流逝便不了了之。

后遗症是员工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自身浑浑噩噩,也影响了整个团队的业绩和士气。

这样的人和事多了,连带影响了整个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因为总有人心里想:如果管理过严过恨,我就在大家心目中成为了一个“恶人”,不好,我不愿意这样。

那如果被人发了“好人卡”,你的人生、你的事业就更好了吗?

事实告诉我们,不是的!

大凡成功的管理者,他们都有一个共性:以雷霆万钧之手段,显菩萨慈悲之心肠。

致职场管理者:愿你有“菩萨心肠”,更有“雷霆手段”

 

1 慈不掌兵

我有一名保家卫国的朋友,他曾跟我说过他的一位同事。

 

脸上永远带着笑,说话总是和风细雨,朋友就没看到过他发过脾气。

 

对犯了小错的人,他耐心开导,化解心结;

对犯了大错的人,他责浅言多,从轻处理。

每个人都很舒服,他也是人气满满,课余时间身边总是一群人围绕。

 

但没过多久,他就被调离原岗位,去了后勤岗位不再带队伍。

 

直接原因是他所带的队伍在年底综合考核中成绩一塌糊涂。

 

本质原因大家估计也能猜到了。

他是个好人,但却不是一名合格的“掌兵人”。

 

慈不掌兵,这是老祖宗教给我们的。

致职场管理者:愿你有“菩萨心肠”,更有“雷霆手段”

 

2 “我不是来过家家的”

我有个大学系友大学毕业后到长三角奋斗。

 

经过多年摸爬滚打,他现在已经是一个企业中层领导,据说高层正在考察他准备进一步提拔。

 

他从底层一步步爬上管理者岗位后,并没有奉行“你好我好大家好”那一套滥好人思想。

 

管理中他雷厉风行,快刀斩乱麻,“杀伐决断”凌厉;部属犯错毫不留情面,该说说,该骂骂,整的部属看到他跟老鼠见了猫似的。

 

但是,团队高速运转,业绩喷薄向上。

 

并且部属个人能力水平进步快,很多人都能“一专多能”。

 

因为他虽然“一脸凶相”,但部属出错了,他会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想办法收拾残局;他会向高层进言,为部属争权益、谋福利;他会在部属家里出有事后,第一时间嘘寒问暖,施以援手。

所以团队貌似氛围压抑,实则活力旺盛。

他经常说的一句话:管理者肩上是有责任的,我不是来过家家的,是要带兄弟们干事业的。

致职场管理者:愿你有“菩萨心肠”,更有“雷霆手段”

 

3 真正被发“好人卡”的领导

我也曾遇到过一位“狠”领导。

“狠”到什么地步:

去汇报工作,无论是普通的还是带“长”(职位在其之下)的,都会在门口伫立良久,脑中飞速再过一遍欲汇报事项,看还有什么遗漏,感觉可以了再进去;

汇报过程中他思路敏捷而清晰,会不断问你问题,让你时刻精神紧绷;

如果材料中有什么失误或过错,直接扔你脚底下,没有多余废话;

对犯错的人,哪怕是自己秘书,能骂的让人恨不得钻到地缝里…

 

但若干年后,当初的我们谈论起这位领导,大家没有任何一句负面之语,都是由衷的感激他。

 

因为走上管理管理岗位的我们,大家都感谢那段时间的高压淬火和扎实积累。

 

带团队不是敲锣打鼓请客吃饭。

嘻嘻哈哈、舒服安逸不会有执行力;温良恭俭、皆大欢喜不会有竞争力。

致职场管理者:愿你有“菩萨心肠”,更有“雷霆手段”

 

4 波波维奇:场上“恶魔”,场下“天使”

格雷格·波波维奇是马刺的主帅,是名副其实的人生赢家。

致职场管理者:愿你有“菩萨心肠”,更有“雷霆手段”

 

 

他是 NBA 最成功、最传奇的主教练之一,曾作为美国国家队主教练带队参加奥运会。

执掌马刺20年,3次获得年度最佳教练,职业生涯收获1000场胜利,5个 NBA 总冠军。

绝对高光的履历。

但在球场上,他是“恶魔”:蛮横,独裁,暴躁,刻薄,六亲不认,……

他是最难缠的教练,会不断地提出要求,“打得更脏一些”。

他会忽略你的表现,不管是明星球员,还是板凳替补。

那副对任何人不留情面、愤怒咆哮的嘴脸,看后几个星期都忘不掉。

 

球场下的波波维奇,却是一名慈祥的老者,是与球队“众乐乐”的人,更是为球队带来“逗比”风气的人。

 

场下的马刺,球队氛围轻松,欢乐事不断。这里的每个人都热爱篮球,每个人都讨论篮球。

这里是篮球人向往的天堂。

致职场管理者:愿你有“菩萨心肠”,更有“雷霆手段”

 

波波维奇和他的弟子,彼此信任、感情深厚。

有人说波波维奇是

“所能遇到的内心深处最善良的人”。

在爱将邓肯的退役发布会上,他泪洒现场,几度哽咽:

“想和他告别不可能。”

致职场管理者:愿你有“菩萨心肠”,更有“雷霆手段”

 

这就是波波维奇,场上“恶魔”,场下“天使”。

 

5 写在最后

偈曰“能行雷霆手段,方显菩萨心肠”。

雷霆手段,即以“万钧”之势处理复杂缠绕的问题,不拖拉、不犹豫、不纠结。

只有这样,才能以高效快捷而又震慑人心的方式,将问题“止于未萌、禁于未发”。

此时的雷霆手段,看上去如疾风骤雨,实际上却换来了天爽地清。短时间的寒风冷雪,却可以换来长时间的生机盎然。

 

作为管理者,如果没有“菩萨心肠”和“雷霆手腕”,是难以带好队伍的。

 

仅仅要求赏罚分明,希望用制度规范员工是难以收获良好效果的。

你必须将指令传达下去,并让其得到强有力地执行和落实。

在单位管理中,主动并且能做好“恶人”的人很少,多数人还是愿意当个好人,追求一团和气。

这就导致了管理上的一个难题:既想高效管理,又不想得罪人

 

但是,如果想要成功,想要带好团队,就不能放纵纪律,不能对制度宽容,因为这是对员工的不负责;要帮助员工成长,提升收入,获得更体面的生活,这才是对员工最大的负责。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签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