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改变自己,奋斗改变人生!

小改变

当前位置: 主页 > 职场法则 >

为什么领导任务比我轻,工资却比我高?职场中的“懒蚂蚁”现象

时间:2024-06-18 21:30来源:未知 作者:网络 点击:

身处职场,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不公平”的事情,比如公司领导的工作任务明显比我们少很多,他们每天在办公室不是泡茶喝水,就是谈话聊天,整天“不务正业”,但是最后发工资的时候,却发现他们的收入是我们的10倍,凭什么?

很多职场员工遇到这种情况第一时间肯定非常郁闷,希望找领导讨要一个说法。按理说,自己付出了更多的劳动,理应拿到更多的薪水。但是真实情况是这样吗?好像并不是的。

为什么领导任务比我轻,工资却比我高?懒蚂蚁定律给我们带来答案

 

一、职场中的“懒蚂蚁”现象

同事小高经常跟我抱怨:“为什么有些人赚钱就那么容易,而我赚钱就这么难呢?”小高说的是他的上级张总。小高这周末又要加班,这已经是他连续第三周加班了,而他的领导却能安心休假,想想就觉着不公平。

另一个同事说:“谁叫人家是领导呢,等你做到领导,你也可以把工作安排给下属做啊。”

在职场中,很多人都会有小高的困扰:加班的是我,做不好挨批评的是我,领导就只是开开会,安排一下工作,工资却是我的10倍。

为什么领导任务比我轻,工资却比我高?懒蚂蚁定律给我们带来答案

 

这种情况,在管理学上我们称之为“懒蚂蚁定律”,领导就是职场中的“懒蚂蚁”。那么“懒蚂蚁定律”究竟是什么呢?

日本北海道大学进化生物研究小组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们对由30个蚂蚁组成的黑蚁群进行观察后发现,这30个蚂蚁大部分都很勤劳,每天忙忙碌碌得寻找食物、搬运食物,但其中也有少数整日游手好闲,东张西望的蚂蚁,我们称之为“懒蚂蚁”。

研究者随后断绝了蚁群的食物来源,勤劳的蚂蚁开始一筹莫展,手足无措,而曾经无所事事的“懒蚂蚁”则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责任,带领蚁群寻找新的食物来源。

后来,研究者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懒蚂蚁定律”。职场中的懒蚂蚁们,就是占比较小的领导们,他们看似无所事事,看似在泡茶喝水,实则他们在“侦查”和“研究”,一旦组织发生变化,他们便是那个领头羊,就是组织中的主心骨。

 

为什么领导任务比我轻,工资却比我高?懒蚂蚁定律给我们带来答案

 

二、为什么“懒蚂蚁”的薪资比勤劳蚂蚁高10倍呢?

前几天,人力玲玲提交了一份人工成本的报告,从报告中可以看出,总监以上职级人数为7人,平均工资为38700元,专员级别的人数为32人 ,平均薪资为3800元。为什么占比较小的“懒蚂蚁”在企业中能比勤劳蚂蚁的薪资高10倍呢?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 管理角度:摆脱不掉的帕累托法则

根据帕累托80/20法则,80%的财富聚集在20%的劳动者身上。没错,组织中也存在这个法则,大部分薪资集中在少数的“懒蚂蚁”身上,这就是职场中的帕累托法则。

帕累托法则也叫二八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的。他认为,在任何一个组织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大多数是次要的。

帕累托法则神奇般的存在于组织中的各个角落,除了薪资方面外,它还存在于:

(1)招聘方面:招聘过程中,80%的面试都是无用功,只有20%的面试才能成功入职。

(2)业务方面:细想一下,你们公司的业务员很多,但是不是,20%的业务员能带来80%的业绩呢?

(3)决策方面:公司20%的关键决策影响着80%的营业收入,所以组织中,最重要的不是日常那80%的工作,而是影响公司成长的那20%的关键决策。

由于摆脱不掉的帕累托法则的存在,组织中那20%的“懒蚂蚁”们的收入比勤劳蚂蚁的薪资高10倍也就不足为奇了。

 

为什么领导任务比我轻,工资却比我高?懒蚂蚁定律给我们带来答案

 

  • 经济角度:价值决定价格

经济学告诉我们,价格是随着价值上下波动的,也就是说价值决定价格。

在组织中也是一样的,员工的工资即是价格,附着在员工身上的能力(给企业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收益)即是价值,员工的工资是由他本身能创造的价值决定的。

小高是应届生,月薪只有3600元,而张总是月薪是3.5W,为什么同样是每天工作八小时,薪资相差这么大呢?因为你的八小时和领导的八小时,产生的价值是完全不一样的。

举个例子,企业中,不同员工出差的报销标准是不一样的,我们公司的规定是:总监级别出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飞机的经济舱,而总监以下级别只能选择高铁二等座。

曾经我们公司一个很耿直的实习生问过我这样的问题:

“我和运营总监一起出差,为什么她就能做飞机,我就只能做高铁呢?我高铁要坐8个小时的,飞机不到三个小时就到了啊。”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运营总监的时间比你的时间更值钱,当你1个小时产生的价值低于飞机票时,那么你就只能选择高铁,职场是价值导向,很简单,很直接。

 

为什么领导任务比我轻,工资却比我高?懒蚂蚁定律给我们带来答案

 

  • 经营角度:聚焦关键行为而非普通行为

什么是关键行为?就是对一项任务起到关键作用的行为、活动。

三国中,曹操一度在魏蜀吴中实力最强,那么曹操的关键行为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因为这一行为,使得他召集名将与诸侯更加名正言顺,也能得到很多资源上的优势。

职场中,大多数员工从事的都是日常事务性的工作,是普通行为,一些“懒蚂蚁”们,平时看似无所事事,真正轮到他们发挥作用的时候就是关键抉择,那些岔路口的选择往往决定了未来的走向。

一个企业,往往聚焦在关键行为上,而非普通行为上,因为关键行为往往决定着成败,而“懒蚂蚁”们,往往掌握着这些关键行为,所以他们的薪资高于做普通行为的专员10倍就很正常了。

 

为什么领导任务比我轻,工资却比我高?懒蚂蚁定律给我们带来答案

 

三、“懒蚂蚁定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有哪些?

  • 管理者一定要懒于杂务,勤于思考

无法在杂务中抽身的管理者与员工毫无二致。

我在一个服装零售企业任职,在我们公司,有以下两种类型的店长:

类型一:她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经常从早8点半加班到晚8点半,从销售、做账、打扫卫生、到陈列等,凡是事必躬亲,每天下班回到家,感觉整个身体都被工作掏空了。

类型二:他们一天工作6个小时,到店之后看业绩、开会、分解目标,然后就喝茶看营销方案了。

两个类型的店长管理方式完全不同,但奇怪的是,在月底出业绩的时候,这两种类型的店长所带店的业绩不相上下。

而一旦发生突发情况时,比如今年的疫情,类型二店长所带的店明显好于类型一。

我们了解了“懒蚂蚁定律”之后,对于这种现象就能够解释了。杂务有员工去做,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定位是“懒蚂蚁”,应该把控大局,给予方向。而如果不放心下属,事必躬亲,那么就腾不出来时间思考,也就没有发挥管理者的职能。

为什么领导任务比我轻,工资却比我高?懒蚂蚁定律给我们带来答案

 

那么,怎么才能从日常冗杂的事务中抽身呢?这里提供三个方法:

方法一:授权管理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授权应该是把可由别人做的事情交付给别人,这样才能做真正应由自己做的事。

作为管理者,很重要的一项能力就是授权的能力,授权不是简单安排甲乙丙丁去完成你指派的工作,它有很大的学问,授权有以下原则:

a.相近原则。

意思是说授权者应该授权给最直接的执行者,或者直接下级,不能越级授权;

b.授责原则。

根据权责一致原则,授权的同时一定要授责,如果光授权不授责,就可能会出现滥用职权的情况;

c.动态原则。

授权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授权,不是说授权一次,终身有效,大多数时候,授权是在某一特定环境下的授权,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了,权限也会相应变化;

d.监督原则。

管理者授权,不是说授权之后,就完全不管了,而是应该适时监控,时时把握工作进展,你可以要求被授权者一定时限做相关工作汇报,这样就以防由于被授权者能力或责任感的问题,产生大的疏漏;

e.授要原则。

管理者授权应该是在下级实现目标中最需要的权利,否则授权就无效了。

 

为什么领导任务比我轻,工资却比我高?懒蚂蚁定律给我们带来答案

 

方法二:四象限工作法

四象限工作法我们都知道,但是真正能有效运用的却没有几个人。那么四象限工作法运用难度在哪里呢?

有些待办事项无法区分是属于哪一象限,常常做区分就占用了大量的时间;
明知道重点应该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上,但是却总是被紧急且重要的事物占用了大部分时间;
无法走出第三象限,玩游戏、看视频总想着看一会就脱身,但是常常是一两个小时过去了,再追悔莫及;
明知道紧急但不重要的 工作应该授权去做,但是就是不放心别人做,常常觉着“这个工作,我一会儿就完成了,让她做,可能会需要半天时间,算了还是我做吧。”于是,下属永远得不到锻炼,这项工作永远脱不了

 

基于四象限工作法应用起来的痛点,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1)模糊归类法

大多数工作事项我们很容易进行归类,但是仍会有极少数的待办事情困扰着我们,很难去分类,这个时候,我的建议是不必纠结于分到哪一类, 模糊归类就好。

比如说,今天的待办清单有一项是写工作汇报,这个事情是紧急的,但是重要程度我却无从判断,那么我可以暂时把它归于第一象限,并用其他颜色做标注,即:

为什么领导任务比我轻,工资却比我高?懒蚂蚁定律给我们带来答案

 

实际应用中,随着时间的变化以及自我认知的改变,多半能判断出它的归属,这个时候再进行快速调整。

(2)提升做事效率,重新审视第一象限(重要且紧急)的事项

为什么我们困于第一象限?那是因为有时我们无法真正区分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的区别,误把紧急但不重要的事项归于紧急且重要的事项,致使我们无法摆脱第一象限。

根据我的经验,第一象限的事项不要超过四件事,如果多于四件,就强制归于第四象限,找靠谱的人代为处理。

(3)为第三象限定门槛

第三象限是不重要且不紧急的事项,这类事项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无意义但能令我们感到放松,极易上瘾,所以我们可以为第三象限定门槛,比如说:写一篇3000字的文章之后可以看半小时电视剧等。

4)相信你的同事

当你把第四象限的任务授权给同事时,要相信她,给予她时间,让她去摸索,不要过于紧张。

为什么领导任务比我轻,工资却比我高?懒蚂蚁定律给我们带来答案

 

方法三:找到关键工作

成甲在《好好思考》中说“多数的日常努力抵不上少数关键努力”,要想在日常冗杂的事物中抽身,你得知道什么是关键工作,什么是日常杂务。

寻找关键工作,你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聚焦你的职位,了解你的岗位职责。

比如你是店长,你最重要的岗位职责不是卖货,而是提升整个门店的业绩,基于此,再去思考关键工作;

第二,放宽你的眼界,想想你的上级的主要工作。

作为店长,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之外,还要思考销售主管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如果我是销售主管,那么我需要做的,需要的能力是什么。

为什么领导任务比我轻,工资却比我高?懒蚂蚁定律给我们带来答案

 

  • 组织中,懒蚂蚁和勤劳蚂蚁要遵循一定比例

当断绝食物来源之后,生物学家又把那些“挺身而出”的“懒蚂蚁”们全部抓走放在一起,结果其中有80%的“懒蚂蚁”变成了勤劳蚂蚁,剩下20%的“懒蚂蚁”仍然懒惰依旧。

而另一边,全部都是勤劳蚂蚁的蚁群中,所有勤劳蚂蚁都停止了工作,乱做一团,直到把原来那些“懒蚂蚁”放回去之后,整个蚁群才恢复繁忙有序的工作。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在组织中,懒蚂蚁和勤劳蚂蚁要遵循一定比例,才能使组织有效运行,一旦破坏这种平衡,组织中“懒蚂蚁”过多,或者是勤劳蚂蚁过多,都会让组织瘫痪。

有句古话“一山不容二虎”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为什么领导任务比我轻,工资却比我高?懒蚂蚁定律给我们带来答案

 

  • 职场中,需要适当“偷懒”

我们的价值观把勤劳作为一种美德,把懒惰作为一种缺点,所以我们喜欢忙碌的蜜蜂,而讨厌狡猾偷懒的狐狸。但是职场是讲求成果的地方,职场中,一味的付出却没有成果,不如不做。

职场中,我鼓励适当“偷懒”,因为有一些“偷懒”的员工,于是我们有了电脑、打印机;因为有一些“偷懒”的员工,于是我们有了人工智能。

当然了,偷懒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拿出更多的时间用来思考。

万科前董事长王石,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登山、跳伞、玩极限运动,SOHO董事长潘石屹也是一个“不务正业”的懒蚂蚁,而他们的懒反而让他们有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战场。

正如经常和王石一起登山的罗红所说“野外探险给了我最好的思考时间和思考空间”

职场中,需要勤劳的员工,也需要适时“偷懒”的员工。

 

为什么领导任务比我轻,工资却比我高?懒蚂蚁定律给我们带来答案

 

四、怎样成为组织中的那个“懒蚂蚁”?

每一个卓越的领导者都是一只“懒蚂蚁”,那么怎样才能成为组织中的“懒蚂蚁”呢?

  • 放大你的格局

当你在低矮处看城市,可能会看到很多垃圾,当你登山高楼再看时,满眼都是风景。高度不一样,胸怀和格局就不一样,人若没有高度,看到的都是问题;人若没有格局,心中都是鸡毛蒜皮。

  • 增强你的洞察力

知识只是信息而已,智慧却是洞察力。“懒蚂蚁”有很好的洞察力,所以能在看似平静时,深入思考,审时度势。

  • 学会逆向思维

在工作中,遇到新问题,当你按照既定的方法无法解决时,逆向思维能让你从问题中跳出来,重新审视问题,从而找到解决方案。

  • 拥有强烈的责任感

当断绝食物来源时,“懒蚂蚁”们能马上扛起责任,主动寻找新的食物来源,带领蚁群走出困境。所以,你若想做“懒蚂蚁”,那么关键时刻你得勤劳,你得时时刻刻把蚁群的安危放在身上。

为什么领导任务比我轻,工资却比我高?懒蚂蚁定律给我们带来答案

 

总结:

在职场办公中,经常听到这样或那样的抱怨:领导什么都不做,工资却远比我高,这种现象就是典型的“懒蚂蚁”现象。

为什么“懒蚂蚁”们付出的少,薪资却远远高于勤劳的蚂蚁呢?原因可以从三个角度分析:

管理角度:摆脱不掉的帕累托法则

经济角度:价值决定价格

经营角度:聚焦关键行为而非普通行为

既然“懒蚂蚁”定律广泛存在,相比抱怨,我们更应该由此得到一些启示,从而跻身于“懒蚂蚁”的行列之中。

仔细思考,我们从“懒蚂蚁定律”中得到的启示有:

第一,管理者一定要懒于杂务,勤于思考;

第二,组织中,懒蚂蚁和勤劳蚂蚁要遵循一定比例;

第三,职场中,需要适当“偷懒”。

职场中的大多数都有一个“懒蚂蚁”梦,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职场中的“懒蚂蚁”呢?你需要放大格局、增强洞察力、学会逆向思维,并且把组织当成家,拥有强烈的责任感。

每一个职场人的高光时刻,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至暗时刻。那些看似不务正业的“懒蚂蚁”们,正替你阻挡着无数隐形的危机,正寻找着你无法察觉的机会。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签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