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改变自己,奋斗改变人生!

小改变

当前位置: 主页 > 幼孩教育 >

孩子的自卑心理,你留意过吗?

时间:2024-06-18 21:30来源:未知 作者:网络 点击:
孩子的自卑心理,你留意过吗?

 

孩子的性格形成与父母、老师等一切接触的人都有关,研究表明,生活在不同的家庭氛围和教学氛围下的孩子,在性格和行为表现方面会存在微妙的差异。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这样一些孩子,他们往往非常自卑,不善于交谈,不敢跟别人对视,甚至走路都低着头。如果家长或老师没有及时发现这种自卑表现,且因为各种原因责怪孩子的时候,这些孩子往往随年龄的增长最终形成自卑性格。

自卑儿童往往会表现出如下早期征兆:

1、经常情绪低落

如果孩子常常无缘无故地郁郁寡欢,那很可能就是自卑心理使然。

2、过度怕羞

儿童,特别是女童略有怕羞纯属正常,但如怕羞过度(包括从来不敢面对小朋友唱歌,从来不愿抛头露面,从来不敢接触生人等等),则可能内心深处隐含有强烈的自卑情绪。

3、拒绝交朋结友

孩子的自卑心理,你留意过吗?

 

一般来说,正常儿童都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谊,但具自卑心理的孩子绝大多数对交朋结友或兴趣索然,或视为“洪水猛兽”。

4、难以集中注意力

自卑感强的儿童在学习或做游戏时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只能短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这是因为”挥之不去”的自卑心理在作祟。

5、经常疑神疑鬼

自卑儿童对家长、教师、小伙伴对自己的评论往往十分敏感,特别是对别人的批评,更是感到难以接受,甚至耿耿于怀。长此下去,他们还可能发展到“疑神疑鬼”的地步,总无中生有地怀疑他人不喜欢或者怪自己。

6、过分追求表扬

孩子的自卑心理,你留意过吗?

 

自卑儿童尽管自感”低人一等”,但往往又会反常地比正常孩子更追求家长和教师的表扬,而且可能采用不诚实、不适当的方式,如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等。

7、贬低、妒嫉他人

自卑儿童的另一变态反应是:常常贬低、妒嫉他人,如可能为邻桌受到老师表扬而咬牙切齿甚至夜不能寐。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他们为减轻自家因自卑而产生心理压力设计的宣泄情绪的渠道,尽管这往往并不奏效。

8、自暴自弃

占大比例的自卑儿童往往会表现为自暴自弃、不求上进,认为反正自己不行,努力也是白搭。更有甚者,还可能表现出自虐行为,如故意在大街上乱窜,深夜独自外出、生病拒绝求医服药等,似乎刻意让自己处在险境或困境之中。要是遭到家长指责,便以“反正我低人一等”作辩解。

9、回避竞争、竞赛

虽然有的自卑儿童十分渴望在诸如考试、体育比赛或文娱竞赛中出人头地,但又无一例外地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因而断定自己绝不可能获胜。由此,绝大 多数自卑儿童都是尽量回避参与任何竞赛,有的虽然在他人的鼓励下勉强报名参赛,但往往在正式参赛时又会临阵逃脱,甘当”逃兵”。

10、语言表达较差

据专家所作的统计,高占8成以上的自卑儿童的语言表达较差。他们或表现为口吃,或表述不连贯,或表达时缺乏情感,或词汇贫乏等等。专家们认为,这是因为强烈的自卑感极有可能阻碍了大脑中负责语言学习系统的正常工作之故。

11、对挫折或疾病难以承受

自卑儿童大多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承受挫折、疾病等消极因素带来的压力,每每即便遇到小小失败或小小疾病便“痛不欲生”,有时甚至对诸如搬迁、亲人过世、父母患病等意外都感到难以适从。

而父母的这些行为更会加重孩子的自卑心理:

1、经常受到批评指责

孩子的自卑心理,你留意过吗?

 

长期在家长或者老师的批评指责下长大的孩子,或者总拿“别人家的孩子”跟自家的小孩比较,用高标准要求自己的孩子,这种情况下孩子内心的压力会非常大,且永远活在家长和老师否定的语言当中,即便孩子已经做得很好了,依旧得不到表扬,就会加重孩子的自卑心理。

2、跟孩子哭穷

孩子的自卑心理,你留意过吗?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想要的玩具或其他东西,比如去动物园,想要一双新鞋、新衣服、想吃汉堡包等。可是父母总是舍不得花钱,总说要把钱省出来,干嘛干嘛,或者干脆给孩子说家里很穷,没钱。长此以往,孩子慢慢就学会了压制自己的欲望,再也不敢和父母说要买什么东西了,孩子背负着“家里穷”的包袱长大,走到哪都会觉得被人看不起,内心的自卑感就会越来越强烈。

3、夫妻经常吵架。

夫妻经常吵架,而且是当着孩子的面吵,完全不顾孩子的感受。孩子在这种家庭中长大,容易形成一种情绪不稳定的性格。这种性格的人,很容易因为某件小事而让自己情绪低落到极点,产生自卑心理。

那么,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做父母的应该怎么办呢?

  第一, 父母要引导和教育孩子对自己进行积极、正确、客观的评价,多用语言激励孩子,不要总拿“别人家的孩子”跟自己孩子比较,要让孩子认识到任何人都具有自己的长处,也都会有短处或不足。认可自己和他人的长处,改正或弥补自己的短处。

孩子的自卑心理,你留意过吗?

 

  第二, 培养孩子独自处理事情的能力。当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不要急着帮他解决,先让孩子自己处理,即使是我们大人,在处理一个问题时也不是一次就成功的,慢慢让孩子尝试,慢慢成长起来,树立坚韧的信念,这样的成功才能更好的养成孩子坚强自信的内心世界。

 第三, 尊重孩子的意见,耐心回答孩子的问题。面对选择的时候,孩子会有自己的意见,当他提出自己的意见时,父母千万不要一味否定和忽视,这样会让孩子因为不被重视而失去信心。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内心的想法,认真聆听孩子的声音,平和的跟孩子讨论自己的观点,学会和孩子平等相处。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签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