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家里的熊孩子来说,现在谁说话最好使?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NO,NO,NO,都不是,答案只有一个:学校里的老师。 夸张一点说,老师的话简直就是圣旨,孩子不仅会听,而且还会不折不扣地执行。 而父母说的话就像空气,孩子很少听。搞得很多父母都要这样吓唬孩子:你要是再不听话,我就告诉你们王老师……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鲜明的对比? 老师们靠什么获得了孩子们的敬畏?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
01第一个原因:老师给孩子树了明确的规矩,而父母没有。 学生们在学校里有哪些规矩呢?这里来一起看下。 这些规矩是必须做到的: ![]()
按时到校 衣服整洁 见到老师要问好 课前准备好书、准备好笔 坐姿笔直 低年级的双手还要背在身后 认真听讲 认真做随堂练习 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放学后按要求完成作业 ······ 这些规矩是不能违反的: ![]()
上学不能带零食 上学不准带手机 不准说脏话 不准动手打架 上课不能交头接耳 不准传小纸条 不做小动作 不能影响别人听课 不能抄作业 考试不能作弊 ······ 类似的规矩还有很多很多,要总结和提升一下的话,那就是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有了这么一套规矩,老师面对班上几十个孩子才不会慌,才能掌控局面,保证一切井井有条。 再反观绝大部分家庭,哪有这么明确的规矩?
02第二个原因:老师给孩子兑现了明确的奖惩,而父母没有。 光有规矩远远是不够的,因为仅仅写在纸上的规矩都是空话,只有真正付诸实施的才叫规矩。 在学校里,规矩的实施就是奖惩。 从幼儿园开始,就有让我们又爱又恨的小红花。 表现得更好,除了累积更多小红花,还能升级变成大红花,最后还能拿到那飘着香气的真红花。 这些红花不仅奖励给你,而且最重要的是:昭告全班,让你那小小的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 其他一切奖励也都是这朵小红花的升级:表现好可以拿到奖状,可以领到奖品,还可以站在全校学生面前讲自己的光荣事迹。
小点的事:你快点写作业,写完了可以下去玩了。 结果,没有。 大的事:你好好学习,如果考试进步了就给你买xxx。 结果,没有。 ![]()
日积月累后,你再说什么话,孩子都不会相信了。这一点都不奇怪。 兑现奖励只是一个方面,而兑现惩罚则更为重要。 在学校里,孩子在某方面犯了错,老师会及时对照规矩给出惩罚。 比如,考试敢作弊,会被取消成绩,甚至全校通报批评,最严厉的甚至是没法毕业。 同样来反观父母对孩子,很多规矩下的惩罚措施都是摆设。 孩子没按照求做,哭闹耍赖,只要闹腾得厉害一点,大多数家长都会心软屈服。别说惩罚了,反倒变成孩子要挟父母了。 长此以往,父母口中所谓的规矩,哪还有半毛钱作用?逢人还抱怨:我们给孩子立规矩了呀,可就是不管用啊。真是这样吗? 03第三个原因:老师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而父母没有。 这话怎么说呢?就是老师给孩子们传递的是积极正面的形象,要求学生做到的事,老师会身先士卒;而父母很多时候却把自己当成了局外人,只要求孩子如何,却从不要求自己。 来看看老师的工作状态。 ![]()
要求学生不能迟到,老师就会提前先到。很多值班老师和校长,往往都提前很多就到学校门口等着学生。不值班的老师,则会提前到办公室准备好上课的材料和工具,上课铃一响,准时出现在讲台上。 要求学生不能上课随便讲话,老师也有自己的原则。上课不能接打电话,手机都不准带入教室。 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老师则会加班加点。按时批改完作业和试卷,第二天一早就发给学生。 再看看很多家长的日常。 ![]()
要求孩子不玩游戏不玩手机。结果呢?自己成天拿着手机不放。就连吃饭时,都忍不住要摸几下。这样怎么能阻止孩子玩手机? 要求孩子不看电视。结果呢?孩子写作业时,自己在客厅里看电视,还开怀大笑。这样怎么能让孩子安心学习? 要求孩子认真写作业、求进步。结果呢?自己对工作毫不上心、天天倒数。这样怎么能让孩子从你身上获得正能量? 老师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至少是以身作则的示范。所以老师批评学生时,孩子愿意听,因为老师就是比我做得好啊。 家长没有给孩子树榜样,反倒是反面典型。你再去要求孩子,孩子有足够的心理优势反驳你:你自己都做不到,还来要求我? 04《西游记》的唐僧师徒能齐心协力取经成功,最重要的原因也在这里。 唐僧作为老师:第一、给徒弟们立下了规矩;第二、按照规矩有奖有惩;第三、自己以身作则。 先看立规矩。时机把握得好,收徒弟的时候就先把丑话说在前头;而且规矩立得也准。 对生性暴躁的悟空,唐僧立的规矩是不能随便杀生,对强盗也不可以随便下狠手。 对贪嘴好吃的八戒,唐僧立的规矩是“断五荤三厌”,素食可以多吃,荤腥是不能碰的。 对一脸凶相的老沙,唐僧立的规矩是“落了发,保持和尚家风”,一心一意拜佛求经。
最后来看以身作则。 相信不会有人怀疑唐僧的取经意志。 面对种种磨难,唐僧惦记的都是:什么时候才能到达西天取得真经?始终给徒弟传递强烈的责任心。 面对种种诱惑,哪怕是女儿国国王,唐僧也丝毫不敢忘本,不近女色、不贪富贵。为徒弟们做好表率。 坚持住了这三点,尽管有81难,也最终圆满成功。 05说了这么多,现在开始给大家上点干货。到底该给孩子树立哪些规矩呢?这里分年级给家长们一点参考。 ![]()
1. 按时完成作业 2. 养成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 3. 每晚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 4. 早睡早起 5. 按时吃饭、不吃零食,爱惜粮食 6. 爱护书本、爱惜学习用品 7. 自己穿衣服、系鞋带 ![]()
1. 每天预习半小时 2. 独立完成作业 3. 认真听讲 4. 自觉阅读课外书 5. 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6. 吃饭不挑食 7. 早睡早起 ![]()
1. 每天预习 2. 独立学习和思考问题 3. 阅读课外书 4. 作业干净整洁 5.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6. 合理安排时间 7. 不吃零食 ![]()
1. 自主学习 2. 积极思考 3. 每天预习复习 4. 作业干净整洁并且正确率要高 5.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6. 合理有效安排时间 7. 不吃零食,不买三无食品 ![]()
1. 自主学习 2.积极独立思考 3.每天预习复习 4.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5.合理有效安排时间 6.不去网吧、酒吧 06有人可能要说了:你不是说老师牛吗?为什么有的老师却管不了自家孩子呢? ![]()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为什么呀?当然是因为:老师在学校里是老师,在学校的环境和氛围里,严格按照规矩来办事,所以能管好班上几十个学生。 可回到家里呢,他的身份就变成了父母,他的行为也变成了普通父母的行为。在家庭的环境里,没有坚持自己作为老师时的那些做法,管不住自家一个孩子也就不奇怪了。 文章来源于网络,原标题《对孩子来说,为什么老师一句顶家长十句?》,作者和出处不详,如若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感恩原作者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