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是你生命的延伸,但不是你身体的一部分。
2.孩子从出生就与你互动,他时刻注意你有没有关怀他,他要肯定自己的存在。所以你不能敷衍他,即使喂奶也要用关爱的眼神看他、用温柔的语言对他说话。
3.人是群居动物,不可冷落孩子,要给他安全感。有安全感的孩子成长得比较好,身心皆如此。
4.你可以指导孩子,但不能主宰孩子。你要心里有个认知,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如果你的孩子都不如你,下一代都不如上一代,人类社会不可能进步。
5.父母再伟大再强势,也不能压孩子,说自己小时候多棒,笑孩子不如你。这样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甚至使他自暴自弃。
6.教孩子从正面看事情,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譬如他说一个很负面的观点,你可以讲:换个角度想不是也挺好吗?
7.跟孩子说话要用意思明确的句子,尤其孩子小时候,要给直接的提示,不要用情绪化的语言。譬如对爬到高处的孩子说“快下来”,而不是喊“你要找死啊?”
8.责骂孩子要选对时间和环境,因为孩子也要面子,所以在恰当的时候责骂他,不要在人前责骂。这也是很好的身教,教孩子在人前控制情绪。
9.每个孩子都要被肯定,所以即使他都不对,也要想想他对的。只要你好好发掘,一定能找到他值得被肯定的地方。所以在责备孩子的同时,总要肯定孩子一番。
10.情绪化的父母容易养出情绪化的孩子,要合理化不可情绪化。你要在孩子的脸上看到自己的脸,在孩子的叛逆中想想自己有没有武断。稳定的情绪和约法三章、依法执行,有助于亲子沟通。因为当他知道你说话算话、赏罚分明,就比较不会讨价还价,钻漏洞。
![]()
11.对孩子早明白的事,不必一味重复纠正,只需要提醒,免得引起孩子反感,也免得孩子变得无感。
12.不要在孩子面前夸大自己,也不要在人前虚夸自己孩子。免得孩子模仿矫饰,变得不诚恳、不实在。
13.当孩子诚实表现,自己认错的时候,先要肯定。古代刑罚说:如果是初犯,重罪也可以减轻;如果是累犯,轻罪也要加重。
14.从孩子的角度想想,也想想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用同理心角色交换,是很好的教育方法。
15.参与孩子学校的活动,跟其他家长保持联系,会让你更了解“孩子们”,因此更谅解同龄孩子的毛病。也会使老师更注意你的孩子,并激发你孩子的荣誉感。
![]()
16.作个好的指导者之前,先作个好的听众。从孩子小时候,就听他说。要很认真专心地听,中间别发表太多意见,否则孩子就渐渐有事也不跟你说了。
17.参与孩子的活动,但要客观平等,不能过度干涉,更不可明显地偏心自己,否则你的孩子会被别的孩子排斥。
![]()
21.孩子小时候学的才艺,即使后来因为学校课业放弃,仍然要保留一些,或者让孩子有“重温”的机会。不能孩子小时候夸他是天才,突然又把他天才的东西否定,造成价值混乱。
25.父母要调整情绪,不可带煞气。有些父母说孩子每隔一阵就犯毛病,其实可能是父母每隔一阵就不对劲,这会成为恶性循环。
26.在孩子进入“逆反期”之前,要有心理准备,要查找这方面的资料,想想自己“当年”的表现。恰当应对“初逆反期”,可以减少很多以后的伤害,如果逆反期像跳水,要让他溅起最小的水花。
29.你跟孩子是平等的,你骂他,要让他有答辩的机会。你也可以把问题记下来,等大家冷静之后再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