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日本玩,要带一些纪念品回来,那你会选择什么?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和果子。 ![]()
当然,许多人尝过和果子以后觉得甜度不是太高就是太低,美味度还不如国内的许多传统点心,但是颜值是真的高啊! ![]()
今天,我们就来一探和果子的“奥秘”吧! 什么是和果子? ![]()
和果子一般以糖,糯米,小豆等为主要原料。做法如下:将小豆煮沸去皮后制成豆馅,混入甜砂糖。豆馅通常用年糕包住,制成各式各样的精美点心。 ![]()
和果子的起源 说到和果子就不得不说日本的茶道文化,甜蜜的和果子就是和清雅的茶一起搭配食用的。 ![]()
在唐代的时候,奈良时代遣唐使从大唐带回了茶道文化和糕饼技艺,而这糕饼记忆就为后来的和果子奠定了基础,所以可以说和果子的祖先就是“唐果子”。 ![]()
经过了数千年的历史,日本人早就把和果子和大和民族的文化和精神融合在了一起。比如他们从自己的国花樱花汲取灵感,采用樱花花瓣或者盐渍的樱花叶制造成樱花的形状,做成了樱花主题的和果子。 ![]()
和果子的“内涵” ![]()
果子大多以红豆馅、白豆沙馅为主,抹茶馅是现在比较流行的选择,而季节性的馅料就更丰富了,有栗子、山芋、梅子、柿子等,加上面粉、米类,做成各种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样式,光是视觉上就让人大饱眼福。 ![]()
和果子的种类 ![]()
和果子可以分为生果子、半生果子、干果子三大类。 ![]()
生果子又叫主果子、上升果子或朝生果,指的是早上制作的新鲜糕点。生果子的造型丰富而生动,是非常好的送礼佳品,不过它有一个缺点,就是生果子的保质期较短,最多只能放两天左右哦。 ![]()
而干果子是用糖和豆粉压制成各种造型,甜度更高,也更加耐放哦。 ![]()
至于半生果子,顾名思义,正是介乎两者之间的存在。 ![]()
下面来盘点一下具有代表性的和果子吧! 馒头 ![]()
日式馒头和我们的馒头并不一样,他们的馒头很小,里面有馅。可以蒸可以烤,“蒸馒”是喜庆日子必备的点心,而“烧馒”就是烤的,常见的有栗子馒头。 ![]()
夏天,日本人还会吃“水馒头”,用葛根粉做外皮,晶莹剔透,Q弹爽滑,有点像我们的凉粉。 ![]()
铜锣烧 ![]()
铜锣烧又叫黄金饼,用两片圆盘状,类似蜂蜜蛋糕的饼皮包裹豆沙馅,因为形状类似两个合在一起的铜锣而得名。 ![]()
铜锣烧有浓郁的蜂蜜香气,口感松软,而且口味也很多。 ![]()
樱饼 ![]()
樱饼是用粉红色的糯米类外皮,包裹豆馅,最外层裹上一枚樱叶子,最后点缀一朵腌渍樱花的小点心。所以樱饼吃起来有樱花的香气,是一种季节性的和果子。 ![]()
羊羹 ![]()
日本的羊羹来源于唐代的栗羊羹,这是一种羊肉羹汤冷冻形成的肉冻,传到日本以后,僧侣改用红豆、葛粉和米粉来模仿,发展到后来,也有了栗子、番薯等不同款式,成了著名的茶点。 ![]()
鲷鱼烧 ![]()
鲷鱼烧衍生自今川烧,以小麦粉为饼皮,里面包裹着红豆馅、白馅(菜豆去皮后打成)、卡仕达奶油等,成品形状像鲷鱼,要趁热食用哦。 ![]()
柏饼 ![]()
柏饼是日本人在端午节吃的点心。粳米磨碎后蒸熟,包裹甜馅,做成半圆或圆形,外面裹上槲栎叶。 ![]()
仙贝 ![]()
仙贝是一种煎饼,有各种形状、大小和口味,咸味居多。日本的仙贝大多是酱油仙贝,米香足,口感扎实,一般和绿茶搭配,作为招待客人的点心。 ![]()
团子 ![]()
团子是一款生果子,由糯米粉加入开水后捏成圆形蒸熟即可。团子一般是没有馅料的,而淋酱却有很多口味。其中,御手洗团子最有名,用的酱汁是砂糖和酱油调制而成的,非常受欢迎。 ![]()
落雁 ![]()
落雁是用具有粘性的米粉和糖混合后经过模具压制而成的。落雁的口感绵软,一般配茶食用。 ![]()
最中 ![]()
最中的外型像个小盒子,糯米外皮烤得薄酥,内馅是细腻的红豆沙馅。外皮无味,有人喜欢在外皮酥酥的时候吃,也有人喜欢等稍稍软时再吃。现在还有“冰淇淋最中”,很适合小女生们的口味。 ![]()
金锷 ![]()
金锷又称金锷饼,是薄薄的一层面浆裹着厚厚的红豆馅,然后煎熟表皮的一种和果子。原来的金锷是圆形的,直到明治时代才演变成方形金锷。内馅软糯香甜,外皮酥脆,也可以冷藏再吃。 ![]()
麻薯 ![]()
麻薯是在糯米外加上蓬莱米制作,吃起来有口感层次。麻薯有包馅、也有没带馅。季节性的有艾草麻薯和樱花麻薯。 ![]()
大福 ![]()
材料和麻薯一样,但口感更Q。外型多是扁平、白色。有各种馅料,牡丹、红豆、栗子等。 ![]()
如果你还想要了解日本的街头小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