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极简主义已然成为一种时尚的风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这种理念并行动起来,尝试着整理自己的家。 在整理的过程中,却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么多东西,毫无头绪,无法下手啊”,“抓狂啊,理到一半就理不动了”,“好不容易整理完,没几天又乱了”。 那些抱怨断舍离太难学、效果无法坚持的人,通常是因为你没有掌握正确的整理方法! 有200+指导案例,600+小时经验的洛辰,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结合中国家庭的特色,研究了一套更适合中国人的整理方法,总结起来只有五个字:量、类、舍、收、归! ![]()
以衣服为例: 1、量:掌握数量你有没有这种情况,明明知道家里有这个东西,但就是找不到,或者买回来之后才发现家里还有很多。 这就是不了解自己究竟有多少东西。 所以第一步,一定要把全部物品都摊出来,才知道到底有多少数量。注意,是你所有的衣服(除了正在洗的湿的衣服)。 这时,你会惊叹:我竟然有这么多衣服!!是的,每个女人都觉得自己少一件衣服,但事实却是,她们都拥有一座衣服山。 ![]()
衣服山 2、类:一一分类第二步,初步整理,了解物品类别。 分类进一步帮助我们了解同种的物品到底有多少,也是为了后续的取舍和收纳。 衣服分类大致如下:
3、舍:取舍有道第三步,按照前面分好的类别,每一小类进行反复的筛选、取舍,选自己喜欢的、心动的、必须的、舒适的,留下来,其它舍弃。 取舍是个很有意思的过程。花费时间较长,同时也是最难的过程。 取舍之所以难,是因为和我们的内心息息相关。 因为物品是自身的投射,是映照出真实自己的镜子。你拥有的和你选择留下的,都代表了你的品位和形象,而且会在某些方面反映出你的内心。 你会发现自己的偏向于喜好,甚至很多客户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都没有意识到的内心故事。 你买买买不停的根源,你不舍得扔的缘由,都会在这个过程中找到真实的答案。 ![]()
只留下心动的 4、收:居有定所第四步,不经历取舍的收纳,都是白忙活。当筛选完成后,就要给留下的物品一一安置新家了。每一个物品都要有自己合适的位置。 ![]()
展示品留白 为什么不能放满呢?这就是整理中的“留白”艺术。 放的太满,会无形中给人压抑感。适当的留白,给物品呼吸的空间,人会感到放松。同时,给物品留出出入的通道,方便拿取。 再者,留出部分富裕的空间,会让人有收拾整齐的欲望和心情。从美观上来讲,留白也更能突出想要展示的装饰物。 收纳原则在使用位置附近收纳,固定位置后不再移动,让物品“一个萝卜一个坑”。 美观的、漂亮的、常用的东西摆出来,参考留白的原则来收纳 容易乱的、没有美感的。不常用的以及季节性的物品请收起来,藏进看不见的空间。 收纳容器尽量统一。 ![]()
三角悬挂法 ![]()
包袱折叠法 ![]()
直立收纳法
5、归:回归初心第五步,回归初心,归位维持。 东西都一一放好了,是不是整理工作就完成啦。NO! 还有更重要的工作在后面,就是维持! 以正确的方法来做整理,整理完之后还要能维持,这才是考验一个人心性的时候。 那么,怎样维持呢?持之以恒,不忘初心! 要时刻想想自己为什么要整理?到底是为了收获一个怎样的结果? ![]()
维持的方法,适量+归位。适量:
在整理的过程中,我们不停地重复断和舍的动作,就是为了给物品减量。取舍完成后,拥有的物品会有一个适合的量。 归位:
就是物归原位,很简单却很关键的一步。在收纳的时候,每一个物品都有了自己的位置。 ![]()
结语:
掌握了以上五个步骤,便可以顺利地完成自我整理,彻底终结“整理完又会变乱”的魔咒。 |